找到相关内容212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论儒佛会通与两宋理学思维的基本向度

    无情有性”);湖五峰之性无善恶、心无生死、“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情异行”等等。   b.华严宗之如来性起与法界缘起之四法界观;以法界为体、缘起为用,体依用显、用依体起之寂感不二说;其他如法藏《金狮子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4270738.html
  • 千里学禅(2)

    痛苦。特别记起大约一百年前,在阿日它也附近发生的,直到现在还唤起泰国人同情的一椿皇室惨剧。可能是因为这次经历,泰国的皇室法例,因而改变了。  在一百年前,泰国的皇帝被视为神圣,普通人不准许对他观看。皇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5170745.html
  • 从庙产兴学风波看民国时期的政教关系

    ,负责招待出席当时正在召开的内政会议诸代表,以争取他们的同情。  为应对危机,佛教界还有人提出组织全国佛教请愿团,向中央政府请愿,或直接向大学院交涉,打消庙产兴学的议案。但佛教界的种种努力,仍未能有效...

    陈金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4970791.html
  • 佛学之女性研究──近二十年英文著作简介

    美国移民法的限制和藏民的人数,藏传佛教相当有组织的以宗教师的身份至美吸收美国信徒和传授宗教训练。美国民间向来视西藏为「香格里拉」── 对喜马拉雅山的世外桃源的憧憬,再加上同情西藏受中国迫害,使得藏传佛教...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2170811.html
  • 林清玄学佛散文的教主形象

    ,而是教主为着众生背着世俗的黑锅,进而美化成一切的恶意批评,都是教主为社会赎罪。这一招是教主置于死地而后生的绝招,将神圣与世俗摆在对决的场景中,引发众生对教主同情,进而共同的批判世俗,以维护教主在他们...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1070842.html
  • 身是维摩不着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智。」 ( 注 73) 郑喜夫曾花了些力气为黄玉阶辩诬  ( 注 74);王诗琅也以同情的理解称:「乙未割台后,日人对本省人  士,曾竭尽手段怀柔,其目的不外乎顺利推进其统治。当这时候,本  省知识...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370921.html
  • 台湾“新兴宗教”的现象商议

    归类为下列原因:终战以后的消极心态、民族意识的激发、对传统宗教的反动、认同万教归宗的见解、向往宗教的神秘性与巫术医疗、宗教天才的宣传与领导、同情被疏远的社会大众、民生经验的进步、强烈的现世否定等(注...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071182.html
  • 颜尚文: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1)

    就可知了。且贺麟说道  :  「试看他提到辅嗣、子玄、子期、肇公(僧肇)、道公  (道安)、生公(道生)等人之亲切熟稔,就可见他尚  友千古之同情态度,已溢于言表了。」(注一三)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471190.html
  • 印度禅与中国禅

    宗教方法,以达一种目的。目的是宗教实践,方法是戒、定、慧。印度早期佛教如此。   印度的佛教有两大不同派系:大乘及小乘。   大乘与小乘不同的是,大乘既讲慈悲也讲智慧,慈悲是给人以同情,不仅自己解脱而且...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071355.html
  • 葛茵卡教授:佛陀:和平的使者

      保护人民免受外来的攻击,尽全力维护人民及国土安全,是每个政府的职责。做到了这个,还要谨记在心,这些措施只有短期的利益。 只要善意和同情就能消除深植在任何族群里的人作恶时的仇恨。在印度、...

    葛茵卡 ( 印度国际内观学院教授)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373332.html